墨耳沈清辞是作者亨通西区小说《墨耳祭》里面的主人公,这部作品共计19514字,更新日期为2025-11-21 11:10:10。在本网【simeijiachuangyi.com】上目前完结,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内容主要讲述:暮色四合,八十三岁的沈清辞拄着拐杖,颤巍巍地走到小屋后的坟前。坟上已长满青草,四周的野菊开得正盛,在微凉的秋风中轻轻摇曳。...
墨耳祭第1章精彩内容
暮色四合,八十三岁的沈清辞拄着拐杖,颤巍巍地走到小屋后的坟前。坟上已长满青草,四周的野菊开得正盛,在微凉的秋风中轻轻摇曳。这些野菊是他每年清明时节亲手种下的,如今已自成一片花海,年年岁岁,花开不败。他缓缓坐下,布满老年斑的手轻抚墓碑,上面只刻着两个字:墨耳。这墓碑是他亲手所刻,没有冠冕堂皇的谥号,没有冗长的墓志铭,就像墨耳的一生,朴素而真挚。“墨耳,今年的菊花开得比往年都好。”老人轻声说着,从怀中掏出一支早已秃了的毛笔,笔杆上有一道浅浅的凹痕,像是被什么动物长期啃咬留下的。他的手指摩挲着那道凹痕,仿佛能透过时光,触摸到那个毛茸茸的脑袋,那双温顺而聪慧的大眼睛。五十三年了。他官至礼部侍郎后请辞还乡,回到这小村庄,守着一座孤坟,度过了大半生。外人不解,同僚惋惜,唯有他明白,没有墨耳,就没有他沈清辞的今天。那些在朝堂上侃侃而谈的治国方略,那些为官一任、造福一方的坚持,其根底,都源于一头驴教会他的东西——关于尊严,关于情义,关于生命最本真的价值。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记忆也随之延伸,回到了六十年前的那个冬天。那时的风,比现在冷得多;那时的雪,比现在大得多;那时的他,还是个一无所有、前途渺茫的落